{{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加入會員領$50購物金,再享首單免運!現領現用!

貓咪術後飲食及照護指南

sick_cat_recovering
陪伴貓咪一生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需要帶貓咪進行手術的時候,無論是進行節育結紮手術、為維護口腔保健而進行的洗牙手術、甚或是一些突發狀況所要進行的治療手術。提早了解術後的照顧注意事項,幫助貓咪更快恢復成健康寶寶!

貓咪手術過程中可能會需要進行麻醉鎮定,因此獸醫師會指示貓咪在手術前進行數小時的禁食,這是為了避免手術過程中胃裡有過多殘留食物,降低手術過程中胃食道逆流或吸入性肺炎。

當貓咪手術結束後,除了手術可能造成的不適感、長時間未進食而讓身體較為虛弱,都是術後照顧時需要考慮的。以下整理六大類貓手術後注意事項,幫助貓咪更快的恢復健康!

一、貓咪手術後黃金48小時觀察期

貓咪術後通常會留院觀察數小時,由獸醫師及獸醫助理確保麻醉藥恢復狀態及有無併發症。
貓咪出院時麻醉藥效未完全代謝、傷口初期發炎反應與疼痛控制都集中在這段時間,除了依照醫生指示用藥之外,提供貓咪躲藏處、保持環境安靜、控制屋內溫度濕度相當重要,適度限制貓咪跳躍空間,避免手術麻醉尚未完全恢復而跌倒、或是手術傷口拉扯。

多數貓咪會在手術後24小時到48小時內逐步恢復日常行為,這段時間要特別注意貓咪精神、食慾、排尿排便與傷口變化,但若遲遲未好轉應立即與獸醫師聯繫。

二、貓咪術後飲食重點

術後時間

餵食重點

推薦食物

注意事項

回家後 2–4 小時

先觀察貓咪清醒度與噁心感,提供常溫飲水

水、稀釋湯罐

暫不強迫餵食

當晚

先半份餐,視狀況補充,少量多次

易消化處方/腸胃配方罐頭、肉泥餐

減少嘔吐風險,水不限制

術後第 1 天

若無嘔吐且精神好,可恢復 70–100% 份量、分 3–4 餐

腸胃配方、顆粒小的溼食、加溫至常溫

若 24–48 小時食慾未回升需回診

術後第 2–5 天

逐步回到原飲食方式;維持高水分

原配方與腸胃配方 1:1 混餵

觀察糞便與腹瀉是否正常

特殊:牙科手術

室溫食物與飲水、避免硬顆粒

溼食或泡軟乾糧

依醫囑暫緩咀嚼負荷


用基礎熱量需求RER(Resting Energy Requirement)​​ 估算熱量

恢復期不宜過度節食,也避免暴食。可用靜息能量需求(RER)抓每日基本熱量:

  • RER(kcal/日)= 70 ×(體重kg)^0.75

RER
也相當於 體重(kg) x 30 + 70,公式適用於貓咪體重介於 2–25kg之間,例如:4kg 成貓 RER ≈ 198 kcal/日(術後前 2–3 天以 RER 為基準,視食慾調整)

➢ 推薦獸研所貓咪舒壓泌尿保養主食罐,擁有超高含水量80%! 泥狀且適口性佳,幫助貓咪術後快速恢復!

攝取足夠蛋白質及營養

貓手術出院後提供足夠的優質蛋白質,能幫助細胞恢復。補充Omega-3也能抑制身體發炎反應,幫助貓咪更快恢復。家長們也可以選擇獸研所幼貓成長主食罐,不分年齡的術後貓咪都能透過市售的幼母貓主食罐獲得術後恢復所需要的額外營養!


幫貓咪補充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C、E,也同樣可以對抗發炎。在補充營養保健品前,也請記得積極與獸醫師討論,確保給予貓咪真正需要的成分,也避免與其他藥物或手術狀態相互衝突唷!


➢ 延伸閱讀:快速看懂五大貓咪常見保健品成分  

➢ 延伸閱讀:幼貓需要吃保健品嗎?

三、術後傷口照顧

如果貓咪的手術是有開放性傷口或縫線,注意以下幾點傷口照顧原則:

  • 每天傷口檢查:依照醫生指示進行每天一到兩次換藥及傷口檢查,當傷口呈現淡粉紅、邊緣密合為常態;若是傷口持續滲血、紅腫且有惡臭則是異常,必要時趕快回獸醫院檢查。
  • 頭套戴好戴滿:尤其夜間或無人看顧時,避免貓咪舔拭傷口。安排每天適時的「頭套放風」時間,在家長可以觀察的情況下拆除頭套讓貓咪脖子周圍可以透氣,也提供貓咪短暫自行理毛的機會。
  • 改用低粉塵貓砂:替換成無粉塵砂或低粉塵貓砂 3–5 天,避免顆粒與粉塵刺激或黏附切口。可以優先選擇松木砂及豆腐砂,礦砂普遍來說粉塵量較高,需要特別挑選低粉塵款式。

➢ 延伸閱讀:貓砂大解密,一分鐘看懂該怎麼選 

四、休養環境安排建議

大部分的貓對於外出就醫都十分抗拒,如果還因為手術前後觀察的時間而需要長時間在外,對貓咪造成的壓力也是相當大,再加上手術後造成的身體不適又會為貓咪帶來額外的身心負擔,注意好以下室內環境的佈置及維護,給術後貓咪更優良的休養環境:


  • 提供安心、安靜的躲藏處:讓貓咪能在平常喜歡的空間休養,提供躲藏處,並確保休養期間環境音量降至最低、且先拒絕不必要的訪客到家裡。
  • 減少跳耀空間:暫時收起跳台、封住窗台,且不要讓貓咪有機會到樓梯口,避免引想到傷口負荷。
  • 控制室內溫度及濕度:提供 24–26°C的室內溫度,並確保濕度在40%-60%之間對貓咪來說相對友善。同時需要確保避免貓咪直吹冷氣或電扇,也要額外提供貓咪可以自行調節溫度的空間,例如毛毯及涼墊。
  • 與其他貓咪、幼童暫時隔離:待傷口穩定再循序重新見面。
  • 使用環境費洛蒙:環境費洛蒙能有效降低貓咪壓力,提供更安心的休養環境。

➢ 延伸閱讀:夏天要幫貓開冷氣嗎?貓咪會中暑嗎?

五、貓咪排泄與清潔

  • 貓砂盆:使用低邊盆,術後 3–5 天可用無粉塵砂,避免顆粒黏附或粉塵刺激。
  • 排尿監測:記錄次數與尿量,若是頻繁進出貓砂盆、或蹲很久、發出叫聲、血尿甚至尿不出來,需立刻就醫
  • 排便:術後 24–36 小時未排便算是正常,但若伴隨嘔吐、腹脹、明顯不適,則需諮詢醫師
  • 清潔身體:避免濕洗澡;必要時用微溫濕毛巾擦拭遠離傷口處,立刻擦乾


➢ 延伸閱讀: 貓砂大解密,一分鐘看懂該怎麼選

➢ 延伸閱讀:貓咪尿液異常?如何判斷是泌尿道感染還是其他疾病 

六、必須立刻回診的症狀

  • 24–48 小時完全不進食或反覆嘔吐
  • 24 小時未排尿、36 小時未排便
  • 傷口持續或大量出血、明顯腫脹、有惡臭分泌物、或拆線前切口裂開
  • 持續嗜睡、不走動、尖叫般痛反應或呼吸異常


貓咪術後照顧的核心是:安靜環境、限制活動、規律吃藥、少量多餐、高水分、每日檢查傷口與排泄。第一晚先半份餐、48 小時內逐步恢復,任何不吃、不喝、不尿、不便、嘔吐或傷口異常都該立即求助。希望貓咪都能健康長大!